<<  < 2013 - 10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我眼中的老师

  著名语文教育家钱梦龙老师说,在一些语文老师中流传着一句话:听课要听李镇西。所以,星期天逛书店的时候,看到一本《听李镇西老师讲课》,就毫不犹豫就买了下来。回家先把李镇西老师自己写的一些教学心得细细咂摸了一番,又把钱梦龙、程红兵老师写的两篇序言,魏智渊老师写的后记读完,感慨万千。
   
放下书本,感觉仍未从书中走出,仿佛此时的我正在他的课堂上,正随着他的讲解时而喜悦,时而感动,时而陷入深深的思考,时而又被激扬的语言文字所折服。敬仰、赞叹、佩服、感动、沉醉、惭愧、沉重……诸多感受涌上心头,一种冲动促使我想说说自己最深的感受。
   
有专家曾说:对李老师所执教的课是无法按一般的评课标准去分析评价的。李老师的课是如此随意,如此简单。你能很明显地感到李老师的课无非是这样几步:学习字词——学生交流读后感受——学生质疑、讨论、解疑——老师读自己的体会,与学生共享。这是如何的简单!没有繁杂的课件,没有过多的讲解,一切都是那么简单、朴素,就像咱们平时上的家常课! 有人曾说,把简单的招数运用到极致,就是绝招。但这一切必须以教师深厚的文化功底和高超的驾驭艺术为基础。你能深深地感受到李老师对教材深度的解析,对课堂高超的驾驭艺术。
   
李老师的课堂魅力从何而来呢?因为李老师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尊重学生的感受成为课堂教学的根本出发点。这,应该是李老师课堂教学最大的奥秘所在。魏智渊老师说的话也许能解释吧。是的,李镇西老师自己也反复强调:尊重学生,这不是一句空话。当学生的思想正在熊熊燃烧时,教师不能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而扑灭学生的思想火焰。他还说:尽可能地引导和调动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感悟课文,尽可能地尊重学生的哪怕是肤浅但很真诚的理解,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去与课文中的人物对话进而贴近作者的精神世界,这个比我个人滔滔不绝或慷慨激昂地精辟分析更为重要。
读着他的一篇篇用心灵在学生的心灵中写下心灵的诗篇,可以看到一个真正的教育工作者高尚的人格追求,可以看到一个对教育非常热爱的教育工作者怎样践行着他的爱心与民主教育理念,可以看到一个富有责任心的教师把怎样的公民献给未来的中国的深度思考……

 

发表评论:
天涯博客欢迎您!